本地研究指院外心臟猝死死亡率達8成半

分享: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whatsapp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elegram

研究發現僅2.3%院外猝死患者30天後仍存活

心臟猝死殺人於無形,一旦出現症狀,可於1小時內奪命,由於大多數患者在家中或街上病發,未能趕及在黃金1小時內搶救,死亡率極高。最新研究顯示香港在2012-2013年間,1年內有5,141宗醫院外心臟猝死的個案,當中有8成半(84.7%)患者送院後喪命,只有2.3%於事發30天後仍存活或存活到出院,可見心臟猝死的存活率極低;研究中發現8.7%的患者有心室纖維性顫動或心室性心搏過速,這類病人可透過安裝植入式心臟除顫器(ICD)作為一級預防。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前院長劉柱柏醫生提醒猝死高危人士,例如家庭成員有猝死病史、冠心病及心肌梗塞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控制三高,有需要時應安裝植入式心臟除顫器(ICD)以減低猝死風險。

香港在2012-2013年間,1年內有5,141宗醫院外心臟猝死的個案,當中有8成半(84.7%)患者送院後喪命。
香港在2012-2013年間,1年內有5,141宗醫院外心臟猝死的個案,當中有8成半(84.7%)患者送院後喪命。

最新國際指引把新式S-ICD列入治療選擇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候任院長陳藝賢醫生表示,新式S-ICD的特點為完全植入於皮下,無需植入除顫導聯線於心臟及血管內,創傷性及感染風險較低,電極的耐用性也可能較高。最近美國心臟病學院、美國心臟協會及美國心律學會發出的2017年最新指引,建議需要植入除顫器的病人,而欠缺静脈血管以供植入除顫導聯線,或屬於高危感染,S-ICD為治療首選,惟病人若需要起搏功能、或需要抗心搏過速起搏(ATP)、或出現心臟衰竭而需要心臟再同步起搏(CRT)功能均不適合;其餘沒有上述情況而又需要植入除顫器的病人,亦可視S-ICD為可供考慮的治療選擇,以管理心室過速及預防心臟猝死。現時本港已有超過130名患者安裝了新式S-ICD,患者平均年齡53歲,75%為男性,並有持續上升的趨勢。陳藝賢醫生指出,S-ICD尤其適合年青、未曾出現猝死的高危人士,或有家族猝死史患者,國際大型研究顯示S-ICD可使用為第一級預防治療,而已安裝傳統ICD的患者,有需要時亦可考慮以S-ICD取代ICD,而研究亦顯示,植入S-ICD後三年並無出現血液感染及除顫導聯線折斷。

陳藝賢醫生表示,新式S-ICD的特點為完全植入於皮下,無需植入除顫導聯線於心臟及血管內,創傷性及感染。
陳藝賢醫生表示,新式S-ICD的特點為完全植入於皮下,無需植入除顫導聯線於心臟及血管內,創傷性及感染。

延伸閱讀:心律會聯同瑪嘉烈醫院進行首個針對年輕心臟猝死者及其直系親屬的醫學研究

~

國際大型研究顯示S-ICD可使用為第一級預防治療,而已安裝傳統ICD的患者,有需要時亦可考慮以S-ICD取代ICD,而研究亦顯示,植入S-ICD後三年並無出現血液感染及除顫導聯線折斷。
國際大型研究顯示S-ICD可使用為第一級預防治療,而已安裝傳統ICD的患者,有需要時亦可考慮以S-ICD取代ICD,而研究亦顯示,植入S-ICD後三年並無出現血液感染及除顫導聯線折斷。

本港突破性應用 於胸骨右側植入S-ICD除顫導聯線

吳先生1996年因室性心動過速引致昏厥,送院後經體外電擊復甦治療,才恢復正常心跳,最初診斷為冠心病並成功進行通波仔手術,後來確診遺傳性心臟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並於1998年植入心臟除顫器。他過往使用傳統ICD,但因除顫導聯線經常損耗而引發錯誤電擊,更曾經因為工作所需,用力過大而導致電線斷裂,醫生先後已為他換了兩次除顫導聯線。至2014年除顫導聯線再次出現問題,為了避免手術移除舊的除顫導聯線,風險高而又有機會傷及心臟,醫生建議轉用S-ICD。

負責主理手術的陳藝賢醫生發現吳先生因未能通過傳統胸骨左側位置的心電圖篩選測試(ECG Screening Test),不能安裝S-ICD除顫導聯線於胸骨左側位置,醫生遂建議安裝於胸骨右側;但香港未曾有案例將S-ICD除顫導聯線安裝於胸骨右側位置,經多方面考量和通過胸骨右側位置的心電圖篩選測試,醫生決定將S-ICD除顫導聯線安裝於患者的胸骨右側,最後手術成功,開創先例,成全港首宗成功案例。現時病人生活良好,及後有臨床研究引證,將S-ICD除顫導聯線安裝於右側位置亦同屬可行。

劉柱柏醫生提醒猝死高危人士,例如家庭成員有猝死病史、冠心病及心肌梗塞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控制三高
劉柱柏醫生提醒猝死高危人士,例如家庭成員有猝死病史、冠心病及心肌梗塞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控制三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