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追蹤抑或切? 5項指標防癌變!

膽囊息肉難察覺  1CM 以上恐生癌變

分享: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whatsapp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elegram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定期體檢已成為許多人的習慣。在腹部超聲波檢查中,可能有不少人在檢查中都意外地發現膽囊息肉,並因此而擔心息肉可能演變為膽囊癌而感到焦慮。那麼,膽囊息肉的風險究竟有多大?是否每粒息肉都需要手術切除?讓我們來探討這些問題。

~

 膽囊息肉是什麼?

要解答這些疑問,我們需要先深入了解膽囊息肉的本質。膽囊息肉是指在膽囊內壁生長的良性贅生組織,主要分為致癌性和非致癌性兩類。臨床上,非致癌性息肉如膽固醇性和發炎性息肉較為常見。在致癌性息肉中,腺瘤最為令人擔心。值得注意的是,膽囊息肉通常無明顯症狀,患者難以自行察覺。正因為這種隱蔽性,定期體檢往往是發現膽囊息肉的其中一個途徑。

膽囊息肉是指在膽囊內壁生長的良性贅生組織,任何膽囊壁黏膜突起的病灶皆可定義為膽囊息肉。圖示黏膜組織異常堆積,膽囊壁生長出息肉。
膽囊息肉是指在膽囊內壁生長的良性贅生組織,任何膽囊壁黏膜突起的病灶皆可定義為膽囊息肉。圖示黏膜組織異常堆積,膽囊壁生長出息肉。
膽囊有息肉病徵

雖然膽囊息肉多為良性,但亦不容忽視其潛在的健康風險。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右上腹不適、輕度壓痛、或右脅(由腋下到肋骨盡處的部位)不適等症狀。如果息肉阻塞膽囊膽管出口時甚至可能引發黃疸、全身乏力和發熱。更需警惕的是,膽囊息肉有潛在的癌變風險,可能演變為膽囊癌。此外,它還可能誘發膽囊炎等併發症。因此,即使是良性息肉,也需要謹慎對待和定期監測。

膽囊有息肉患者可能出現右上腹不適、輕度壓痛、或右脅(由腋下到肋骨盡處的部位)不適等症狀。
膽囊有息肉患者可能出現右上腹不適、輕度壓痛、或右脅(由腋下到肋骨盡處的部位)不適等症狀。
如何處理膽囊息肉

被診斷出膽囊息肉後,如何處理?治療方案主要取決於息肉的特徵。醫生會全面評估多項因素,包括息肉的大小、數量、是否伴有結石、患者年齡及癌變風險等。通常直徑達到或超過1厘米的息肉,或短期內快速增長的息肉,醫生會建議進行手術切除。對於較小的息肉及影像檢查沒有可疑特徵的瘜肉,則可能建議定期覆檢,密切監測其變化。

延伸閱讀:斷食瘦身快?生酮168易墮膽結石陷阱

~

預防膽囊息肉

為有效預防膽囊息肉,首先要注意的是飲食習慣。日常中,我們應避免攝入過多高脂肪及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相反,應多攝入含優質蛋白質、膳食纖維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例如雞肉、魚肉、豆製品、蔬菜水果。此外,戒煙限酒有助維護膽汁分泌功能。除了飲食,適度的運動也很重要。規律運動不但有助維持健康體重,還能促進新陳代謝,減輕肝膽負擔,帶來多方面的健康益處。

總括而言,患者在發現有膽囊息肉的時候,建議儘快尋找醫生診斷。同時,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並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是預防和管理膽囊息肉的有效策略。

外科專科醫生 王喬峯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王喬峯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