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滴愈乾?90%乾眼症患者其實「缺油」!

愈滴愈乾?眼乾未必係「缺水」 90%乾眼症患者其實「缺油」

分享: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whatsapp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elegram

在數位時代,長時間使用螢幕裝置已成為日常。當你開始出現眼睛乾澀、刺痛、異物感、晨起眼瞼緊閉、畏光,甚至無故流眼淚等症狀,就已經是乾眼症的早期警訊。若未及時處理,除了影響日常視覺舒適,嚴重乾眼症可能導致角膜潰瘍,影響視力。

🔍 乾眼症自我檢測:你屬於高風險族群嗎?

以下症狀若符合3項或以上已進入乾眼症的警戒區;若達5項或以上建議及早尋求眼科協助:
• 使用螢幕不到30分鐘即感到眼乾、疲勞或灼熱
• 經常感覺眼內有沙粒或異物感
• 起床時雙眼分泌物黏稠,難以睜開
• 在冷氣房或風大時容易流眼淚
• 視線時而模糊,需不斷眨眼才能清晰
• 對光線敏感,甚至難以忍受日光燈
• 戴隱形眼鏡兩小時內即感不適或乾澀

💧 淚膜的結構與乾眼的真正原因
淚膜的結構與乾眼症的真正原因。
淚膜的結構與乾眼症的真正原因。
哪些人是乾眼症高危族群?
誰是乾眼症高危族群?若您同時出現口乾、關節疼痛等症狀,可能與「乾燥症」相關,建議儘快就醫並接受血液檢查。
誰是乾眼症高危族群?若您同時出現口乾、關節疼痛等症狀,可能與「乾燥症」相關,建議儘快就醫並接受血液檢查。

最新治療方式:從人工淚液到高端科技
  1. 如何選擇合適的人工淚液?
    人工淚液是大多數乾眼症患者的第一道防線,但不同症狀需選擇不同配方:
    • 輕度乾眼症:可選擇含玻尿酸或羧甲基纖維素成分的產品。
    • 中度至重度:建議使用單支包裝、無防腐劑配方。
    • 有瞼板腺功能障礙者:宜使用含油脂成分的人工淚液,有助修復油脂層。
    • 夜間使用者:可考慮膏狀潤滑劑,延長保濕時間。
    💡 使用建議:點眼藥時,應輕拉下眼瞼形成小囊袋,避免藥水直接接觸角膜,並確保瓶口不接觸睫毛或眼瞼,避免污染。

2.處理瞼板腺阻塞:熱敷與清潔不可少
蒸發型乾眼症與瞼板腺阻塞關係密切。以下是常見的改善方法:
• 恆溫熱敷:可使用電子熱敷眼罩,溫度控制於 40–45°C,有助溶解油脂並促進腺體暢通。
• 眼瞼清潔:建議每日使用無刺激性清潔棉片清潔睫毛根部,例如含茶樹油的濕紙巾,可同時消除蠕形蟎蟲。
• 高科技療法:
o LipiFlow:透過儀器加熱及按摩眼瞼,深層清除阻塞物
o IPL 脈衝光療程:利用脈衝光治療眼瞼周邊血管發炎,改善瞼板腺分泌質素(需進行 3 至 4 次)。

3. 自體血清眼藥水:針對嚴重個案
當角膜上皮嚴重受損或一般治療效果不彰時,醫生可能建議使用自體血清眼藥水。此療法以患者本身血液提煉血清,再製成低濃度眼藥水,富含天然生長因子與營養,能有效修復角膜。不過需冷藏保存,價格亦較昂貴。

延伸閱讀:5個港童1個散光 玩手機非主因? 仲有1個因素更致命

🍽 飲食與營養補充:從內調養
日常飲食與營養補充可從內調養有效改善乾眼症。
日常飲食與營養補充可從內調養有效改善乾眼症。

~

🚑 何時應立即就醫?

若出現以下症狀,應儘早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 眼睛疼痛劇烈,影響睡眠
• 視力突然模糊並合併眼紅
• 光敏感嚴重,甚至需在室內配戴太陽眼鏡
• 角膜出現白點或異常斑塊
常見處方藥包括:
• Restasis:抑制眼部免疫反應,長期使用可刺激淚液分泌
• Xiidra:抗炎藥物,部分患者兩週內見效
• 類固醇眼藥水:短期抗炎使用,應遵照指示避免副作用

📅 日常護眼行程表
改善乾眼症日常護眼行程表。
改善乾眼症日常護眼行程表。
及早預防,重拾水潤雙眸

乾眼症雖屬慢性疾病,但透過正確的保養、生活調整與專業治療,大多數患者皆可有效控制病情,重拾視覺舒適。如經持續自我保養後症狀仍無改善,建議及早尋求眼科醫生評估,進行瞼板腺功能與淚膜破裂時間等檢查,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莫讓乾澀成為習慣,從今日起好好善待您的雙眼,讓「水潤感」重新回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