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心

中醫養心第1步    先學識如何睡好覺

分享: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whatsapp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elegram

要維持心臟健康,上回講解了會「傷心」的壞習慣,今次陳翠萍中醫師再教大家如何養心?如何正確睡好覺?中醫養心首重補氣血,改善血液循環就對心腦有益,因為血液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氣血充盈才能幫助全身經絡暢通,有了充足的氣血和暢通的經絡,便能養心神。

.

養心前先了解自己身體狀況

  1. 血量要夠:如果一個人貧血,勢必感覺昏沉、提不起精神,在中藥材的使用會以當歸、黃芪、川芎、阿膠、紅棗補血、補氣。
  2. 排解體內的痰濕水飲和血瘀:因為濕氣入體或飲水太多,卻沒有辦法循著正常管道循環出去,留在體內成為停滯狀態,血中材質濃稠就是血瘀。常用於活血化瘀的中藥有紅花、三七。
  3. 高膽固醇:膽固醇過高凝結成形體的狀況則屬於中醫認為的「痰」,痰濕水飲和腸胃道功能有關,例如進食太多垃圾食物,飲食時間不正常,破壞了自己的胃氣,消化吸收功能變差,影響代謝。

.

午睡養心

睡好子午覺,養生又養心。
睡好子午覺,養生又養心。

「子午覺」,古人甚至把這稱為「百年養生」的三大法寶之一。要睡好「子午覺」,就是在相應的時間之前開始睡覺,在子時和午時進入最佳睡眠狀態;基本原則就是:子時(23點-1點)一定放鬆上床睡大覺;午時(11點-13點)小睡,最好也到臥室安睡,條件不允許,則可靜臥、靜坐半小時左右。

.

睡子午覺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天氣再熱也要在肚子上蓋一點東西;
  • 不要在風口休息;
  • 睡前最好不要吃太油膩的東西,這樣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加重心血管病變;
  • 午休雖是打個盹,但也不可太隨便,不要坐著或趴在桌子上睡,這會影響頭部血液供應,讓人醒後頭昏、眼花、乏力。午休姿勢應該是舒服地躺下,平臥或側臥,最好是頭高腳低、向右側臥。

.

延伸閱讀:中醫話6類人士特別易水腫 飲水多定少先有幫助?

.

按摩護心穴位

護心穴位:勞宮穴位置
護心穴位:勞宮穴位置
護心穴位:少府穴位置
護心穴位:少府穴位置

按摩掌心,同時也是很好的心臟按摩,尤其掌心的勞宮穴與少府穴都是強心穴,平日就可以多多按摩。以往長輩多會在掌心玩保健球,是真的養身護心的保健法。

.

養心秘訣

1. 心為喜神,修心為養生的第一要素
保持心情愉悅
保持心情愉悅

高興、愉悅的心情是維持心臟健康的第一要素。心態一定要好,凡事都要看得淡,拿得起,放得下,能放得下,心裏就沒有負擔,心臟健康就有了最大的保障。

.

2. 飲食平衡為原則
均衡飲食才能養心
均衡飲食才能養心

心屬性為火,火怕水克。鹹屬於水,過鹹則傷心,因此飲食要清淡。但不是說有鹽就不好,鹹能「軟堅散結」,所以少量的食鹽也是必不可少的,養生的訣竅在於「平衡」二字。

.

3. 吃對心有益的食物
養心食物
養心食物

進食形狀相似的食物就有輔助相關器官的作用。心血管是中空的器官,紅色的、中空的、味道是苦的(心為火,其味苦),進食貌似的食物就有幫助心血管的作用。像山楂、紅棗、葡萄酒、苦瓜、絲瓜、紅豆、士多啤梨、番茄等等這些食物都有促進血液循環、清理血液垃圾、軟化血管的作用。

.

4. 適量運動
適量運動 強心健體
適量運動 強心健體

只靠藥膳是不夠,最重要的是適量運動,一則可補肺氣,進而養心,再則加強體內水氣蒸散,促進代謝。

.

5. 生活規律,稍午睡
生活作息的規律對心臟影響至關重要
生活作息的規律對心臟影響至關重要

生活作息的規律對心臟影響是非常大的,晚上早睡以養陰,早上早起以養陽。中午午時是心臟自我調整的最佳時間,稍稍午睡對養心非常有益。避免過度勞累,平時按照興趣愛好做一些適合自己的運動,如打太極拳等,以保持心境的平和。

.

6. 多喝水  飲食清淡
中醫養心第1步    先學識如何睡好覺
保證水分攝入充足

保證水分攝入充足,這一點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尤為重要。夏天多飲水可以及時補充由於出汗所丟失的水分,而且能夠稀釋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減輕心臟負擔,同時也能預防腦血栓形成。

.

7. 多做深呼吸  注意溫度
中醫養心第1步    先學識如何睡好覺
深呼吸能助氣血循環

深呼吸是養生的一種方法,能助氣血循環;酷暑夏日,心血管病人在室內,注意冷氣溫度不要調得太低,一般最好不低於26攝氏度,長時間在冷氣房間內,要注意及時增添衣服,定時到外面透透氣。

.

衛生署:中醫養生之怡神養心

.

.